备受关注的“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的展览已于1月16日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开展,展览将用177件日本以及国外馆藏的书画作品集中呈现颜真卿所代表的中国书法演变史。其中,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借出的顶级展品《祭侄文稿》因“纸寿千年,展一次伤一次”引起众多网友关注。
在中国书法史上流传的几大名帖中,《祭侄文稿》被公认为继王羲之《兰亭序》之后的“天下第二行书”。“安史之乱”中,颜真卿侄子为国捐躯,被残忍杀害,颜真卿寻得其头骨后悲愤交加而作此书。环球时报的文章称,这份文稿代表着“令人敬仰的骨气与热血”,正是这股气节让这场几年前就敲定的合作突然刷屏。
中国网友难以接受这份代表民族气节的国宝被外借给日本,更担心日本保护不当。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主要集中在几点:千年以前的书画作品纸张脆弱,不宜外借;日本展出时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任凭参观者拍照;台北还打算将其他文稿直接送给日本,有不可告人的政治动机……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百度App采访到了历史专家谢田先生。此次特展,他获东京国立博物馆的特别许可,得以在闭馆期间进行现场观察。
百度App:有媒体称采访了日方博物馆,对方称“日本对《祭侄文稿》没啥特别的保护措施,大家还可以对它拍照……呢!”,是真的吗?
谢田:不属实。东京国立博物馆的特展一般是不允许参观者拍照的,本次特展也是的如此。在馆方特别许可的拍照场合,也不能对《祭侄文稿》开闪光或者补光。这次的展品中只有一幅《纪泰山铭》允许游客拍照留念。所以说参观者可以对《祭侄文稿》进行拍照的说法是绝对错误的。
图:谢田受特许拍摄的《祭侄文稿》原作
百度App:《祭侄文稿》的保护状态如何?
谢田:我在现场看到,《祭侄文稿》的状态非常好,这个是可以“目鉴”的。这个作品和国内展馆保存的一些顶级文物相比,状态还要略胜一筹,甚至比多数宋元的字画都要好。网上传闻纸张“脆弱”,我认为,横向来看,这件作品在高古书画里属于“健壮”的。通俗一点来说,《祭侄文稿》“看起来像新的一样”。
至于“展一次伤一次”的说法,确实,将字画展开收起时的摩擦是对作品有威胁的,但并非无法控制。只要管理得当,适当展出对作品并无大碍。
图:《祭侄文稿》细节
百度App:日本群众对《祭侄文稿》来日本展出是什么态度呢?
谢田: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古书画保护与展陈在全球都位居前列,此次也是以相当高的规格来迎接《祭侄文稿》的。在上野附近的地铁上,随处可见对这次展览的宣传。
图:日本地铁中对此次展览的宣传
另一方面,日本群众对《祭侄文稿》也有相当大的热情。入馆参观的门票是1600日元,差不多相当于100元人民币,但来看展的群众依然络绎不绝,很早就有人在排队。而且观展者素质比较高,未见违规拍摄、吵吵嚷嚷等行为。
图:展览现场
百度App:网传台北故宫欲将怀素《千字文》和传褚遂良摹《兰亭序》要送给东京国立博物馆,是真的吗?
谢田:不属实。这两部作品并不属于台北故宫,“送给日本”之说实属谣言。这两部作品是台湾“千兰山馆”寄托给台北故宫的,展期结束后会回台湾。
|